随着智能相机兴起,卡片市场最近两年内急剧萎缩,各厂商不得不转而退守采用大变焦镜头或大尺寸传感器的高级产品。机缘巧合也好,先见之明也罢,2012年发布的黑卡系列让索尼一直笑到了现在。转眼时间到了2014年9月,佳能首款1"卡片机G7 X亮相。而根据安排,佳能未来还会发布一款采用相同传感器的大变焦机型。毫无疑问,从今年开始,1"底相机的竞争将变得十分激烈。那么后来者能不能超越黑卡?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开始了这次G7 X试用。
先从最基本的硬件说起。G7 X核心配置为1" 2020万像素CMOS,等效24-100mm f/1.8-2.8镜头,DIGIC 6图像处理器以及3" 104万画点可180°上翻触摸液晶屏。感光度ISO 125-12800,最高连拍6.5fps,支持IS防抖,内置Wi-Fi并可录制1080 60p视频。虽然传感器不及G1 X Mark II,但高规格的整体配置以及三千多元的价位可以说是诚意满满。而对比竞品,我们也可发现佳能把G7 X定位在了一个非常微妙的地方,没有RX100 III那样的电子取景器,相比RX100 II却又提供更实用性更好的镜头。
机身外观
佳能G7 X与索尼RX100 III
G7 X没有其他G系列相机那样硬朗的线条,如果说它是S120的放大版应该也不会有太多人怀疑。估计很多人和我们一样,当初看到相机参数和外观时的第一反应是:不会又是“试水”吧?也许正是由于前期降低了期待,当拿到真机上手时竟然有些惊喜。
“似曾相识”的机顶布局
外观方面,G7 X采用黑色全金属机身,设计中规中矩并无太多亮点,快门、拍摄模式波盘下方一抹“红圈”则为整机增色不少。相机体积略大于索尼RX100 III,右侧金属面有足够的手部预留空间,重量也比黑卡更沉。由于机身表面采用了类似单反那样的粗砂喷涂工艺,防滑感很强,再加上背面的指柄设计,握持手感无疑得到了很好提升。机身背部基本延续了S系列的按键布局,同时把不常用到的“MENU”键放到了机身右下角。而粗大的按键对大指头用户而言,则又相当于另一种优化设计。
G7 X机身按键(包括快门)面积很大,反馈清晰,方便大手指用户
G7 X翻转屏不会出现被部分挡住的问题
针对自拍需求,G7 X也配备了可180°上翻的液晶屏(支持多点触控)。不过同样是翻转屏,G7 X无法向下翻折,因此采用了较为简单的合页式固定结构,屏幕与机身之间只通过转轴固定。这种结构的好处是上翻时不会出现屏幕被挡住的问题。
稳定性更高,更隐蔽的腰平取景方式
除了自拍,翻折屏另外一项最大功用在于提供了腰平取景。这种类双反的取景方式,重心低、持机稳定性高,姿势相对举起来拍也比较没有威胁感。
操控性
高级便携相机与普通产品之间一个很重要区别就在于提供了相对快速、专业的操控体验,综合考量因素包括变/对焦、连拍、独立功能键数量、调节波轮数量等等。G7 X为此准备了31点触屏对焦、6.5fps连拍、多功能镜头环、PSAM模式转盘、独立曝光补偿转盘以及机背调节波轮。
佳能G7 X多功能光圈环演示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便是多功能镜头环。一方面在于强大的功能性,可快速更改感光度、白平衡、对焦方式、变焦、阴影/DR纠正、甚至包括高宽比在内的各项参数。另一方面,与市面上大多数采用无级多功能镜头环产品相比,G7 X镜头环则更像是单反镜头光圈环,顿挫感、段落感非常清晰,初次把玩时让人忍不住多转几下。
佳能G7 X触屏及对焦测试
根据佳能公布的官方数据,G7 X最短合焦时间为0.14s,从实际使用效果评判,其对焦速度与RX100 III大致相当,不过合焦过程要比后者干脆很多,所以整体会觉得快了不少。说完了对焦再说变焦,G7 X镜头焦距为等效24-100mm,基本上生活中的常用焦段都已覆盖到,这里面还包括5cm微距功能。整个镜头突出部分的长度变化不大,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变焦行程也会相应缩短。G7 X变焦速度虽没有手动变焦那般迅速,但放到同类机型中依然算得上是上佳水平。
Wi-Fi/NFC是便携相机应对手机而加入的新功能之一,目的是强化社交属性,因此能迅速连接分享照片是第一要务。G7 X无线连接流程较为简单,机身右侧有一个独立无线开关,使用时只需按下,然后用手机连接配对,再在相机确认即可,无需输入密码。如果手机有NFC功能,建立连接的速度会更快。
针对Wi-Fi单反和Wi-Fi便携相机,佳能分别推出了两款App,它们是EOS Remote和CameraWindow,前者用来控制单反,而CameraWindow则可用来遥控G7 X。两款App界面相似,但功能上却略有区别。整体而言CameraWindow是一款针对便携相机而开发的简易软件,只支持光学变焦和快门功能,不能设定参数,也无法点按手机屏幕对焦。